1905电影网专稿 梦想,要两个人在一起才给力。《微爱之渐入佳境》,这部非传统顾长卫式的都市电影,讲述的正是一个和梦想和爱情有关的故事。沙果(“编剧”)、黄小瓜(“演员”)、马呆(“摄影”)三个号称“三贱客”、怀揣着一场有关电影的春梦的青年,在都市北京的繁华诱惑和资本迷梦里,从激情昂扬到梦想破碎,残酷的生活与现实生硬的撕裂了影片中那些将偶像剧当成现实的青年们,一如生活中的我们那样。于是,在友情和生活渐行渐远的路上,沙果幸运的通过微信摇到了一个angelababy这样的大美女,在包饺子、遛狗的情感叙述中,这条感情线在影片的末尾终于得以成功,峰回路转式的为影片增添了一些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色彩。
《微爱》并不是顾长卫一贯的影片风格,在经历了相当多的口碑与市场的分裂之后,顾长卫此次与微信携手的转型,显然充满了一种商业市场的味道,大量的植入式广告也略显刺眼,很可能这部影片在《一步之遥》和《智取威虎山》的双重夹击下,或许最终还是无法圆顾长卫的票房大梦,但一向口碑很好的顾长卫所呈现出的《微爱》,拥有一种美好与丑陋共存的复杂特质,这会给到观众很两极的观感。
可以肯定的是,顾长卫总在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这是他叙事体系里的终极话语,《孔雀》、《立春》莫不如此,在《微爱》强烈的风格化后面,实际上同样在描写现实给予人们的创伤。影片瞄准的是文艺青年群体,而且是爱电影的一帮人。与电影本身放在一起,具有巧妙的并置感。电影中,三个年轻人在王姬饰演的中年富婆的指引或者说是引诱之下,开始为自己的票房之梦努力奋斗,一个蹩脚的剧本名字,一个不懂电影的“投资人”,在三个臭皮匠的鼓捣之下,一个个被轻易肯定又否定的剧本诞生了,伴随投资人所承诺的投资额提高的同时,是对于剧本的干涉越来越多。到最后,投资人另起炉灶,三人的梦想在现实的逻辑里,碎的体无完肤。
很明显,顾长卫借影片说了很多事情,比如在他的笔下,北京是个文艺青年扎堆的场所,也是个文艺梦想爆棚的空间,也正因为多,所以创意和想法都不值钱,生活和努力也就在那一个月7000的房租里,被不断的磨平。当然,影片还浅表的批判了如今电影圈鱼龙混杂的混乱场面,谁人都想趁热赚钱,谁人都想跟风拍片以及资本为王的强势局面。当然,基于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的都市青年的交流模式,也成了影片有所呈现的生活热点。
但是,导演想要兼顾的东西太多,就让故事显得过于琐碎。杂乱元素的拼贴,略带夸张的表演以及跳跃的叙事节奏,让影片又呈现出顾长卫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但问题是,这部温和的电影又无法承载这样的魔幻想象,最终就导致影片风格与内容的失衡,观众们一边看着陈赫夸张和耍贱的表演,一方面又要从这些人物身上寻找自己的都市创伤,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或许是意识到这部轻松的都市情感作品不能太惨痛的撕裂开生活的本真,因此即便是怀揣着演员梦的大龄青年黄小瓜不疯魔不成活的纵身一跃,也在导演的处理下成了一场与飘雪、飞翔有关的浪漫歌剧,不见残忍与悲情,倒是充满了一种文艺青年为艺术而死的悲壮。而三人友情因生活的分裂,也在言语之间轻易的得到谅解。而为了更好的营造这样的一种都市温情,顾长卫让沙果这个混迹于文艺圈底层的编剧和在模特界风生水起的女孩陈西饱尝了一份爱情,这两个并不那么般配的人物的感情,并不是顺遂的。沙果误认为女孩的搭讪是约炮的信号,却不料只是想拜托照顾宠物。接下来沙果的表白也屡次被果断的拒绝,就在他伤心的将名单拉黑,微信删除,远走他乡之后,陈思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爱上了那口饺子,难道影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想要抓住一个女人的心,就先抓住她的胃?
完美的结局至少给了观众一些希望和想象,但这条感情线的生硬和突兀,却是妨害了电影本身的质量的。顾长卫一面在撕裂,一面又在缝合,自然是费力不讨好。很有趣的是,在《微爱》中,女性成了欲望的载体和男性的拯救可能,女土豪可以圆事业的梦想,而大美女圆的是情感的梦想,只是前者不太靠谱,后者与沙果的情感圆满却还要通过性别错位的方式来实现,显见创作者求全求多的叙述混乱。
如果说《微爱》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的话,那就是对于梦想照不进现实的书写,蜗居在北京的文艺青年们,前仆后继的踏上梦想的旅程,有倒下的,有胜利的。当然这远不是影片中几个主角所能代表的了,若影片能再照顾这类群体的群像,效果显然要更好。在追梦的黄小瓜死后,沙果说“你怎么就分不清天台和舞台?”前者是现实,后者是理想,沙果对现实的妥协换回了一份爱情,黄小瓜则毫不妥协的与这个世界告别。回想起我们在生活里,爱情里经历的那些浪漫的想象与残酷的真实,顾长卫或许真是想留给青年们一些温情:所有的成功,有你的陪伴才有意义。
[1905电影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n分享到:\n \n\n